close

    「如果我們只能依賴內心的一小部分生活,剩餘的該如何處置?」正是這句話,讓我借回「里斯本夜車」這本哲學小說。

    書還沒看完,我就發現專門放映藝術電影的戲院,竟然已經在上演以「里斯本夜車」為劇本的電影。

    老實說,我原本並不看好這部影片。因為依以前的經驗,經由暢銷書改編的電影,都比原著粗糙許多。

    只有接近兩小時的影片,如何能充分演繹「里斯本夜車」如此充滿哲思的內容?也因此,電影上映時,我一直遲疑著,沒有走進電影院。家裡電視的MOD包月影片出現這部影片時,我也一直埋頭在其他的書籍中。

    今夜剛從台北回家,已經有點疲累的我,終於試著打開影片來看。結果是一再反覆細看,過程中滿心讚嘆與感動。

    如果您也喜愛藝術電影或哲學電影,不妨看看這部由瑞士作家和哲學家原著改編的「里斯本夜車」。無論內容、演技或流暢度都沒話可說。


附錄
「里斯本夜車」─
原著作者: 帕斯卡.梅西耶(Pascal Mercier),本名為Peter Bieri,(出生於1944年6月23日),瑞士作家和哲學家。
譯者:趙英
出版社:野人
出版日期:2013/03/06

 

導演介紹:
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
1948年11月9日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,年輕時赴瑞典學習攝影,並深受瑞典知名導演伯格曼影響。自瑞典返回丹麥後,便進入丹麥電影學院學習並拍攝電視短片。1978年首次以北歐精煉的電影風格,完成導演處女作【在我的生活之中】(Honeymoon),也因為作品深刻剖析社會中冷眼看待現實的狀態,讓他被譽為繼伯格曼之後,北歐影壇最受矚目的新銳導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c43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