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   前幾天到社大上課,聽到幾個媽媽談論著孩子的教育問題。大家最後的結論是:應該抽空多和老師聯絡。

    針對這個結論,我當然持正面態度。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密切合作,在相關的重大議題上能取得共識,孩子的教育從學校到家庭勢必銜接得更好。

    但是,我也有一個疑慮:如果家長見了老師,只是不斷吐槽孩子在家的種種缺點,讓本來對孩子還保有一些「讚美與欣賞」的老師,從此加入幫父母盯緊孩子大小瑣事的行列。那可就大大不妙!

    我之所以這樣說,是因為自己也曾經是個「十分盡責」的老師。雖然我的糾正方式一直還算溫和,但是和父母站在聯合陣線,管遍孩子生活中的大小瑣事,這樣的瑣碎嘮叨,恐怕多少也曾影響孩子的生活情趣與創新細胞。

    一直到多年之後,我才發覺自己有可能不知不覺間成了父母「掌控孩子」的幫兇,讓學生的一舉一動從學校到家庭無所遁形。每次一回想起當年在我的雙重監督下,明顯變得不太開心的孩子,我多少總是感到後悔與遺憾的。

    事實上,即使只是國小一年級的孩子,內心世界的複雜程度,就連朝夕相處的父母都很難完全理解,何況是觀念思想以及生活環境頗不相同的老師?

    也是到多年之後,我才真正體認到:無論任何事,都需要保留一些模糊空間,才能在無形的運作之後,出現意想不到的美好結果。無論處在哪個階段,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需要旁人留下足夠的「迴旋空間」,才能在鬆緊有致的步調中,自行整合出令自己滿意的人生。

    舉例來說,即使已經邁向生命的黃昏階段;即使生活型態與大小方向早已大致底定,但是我依然需要從嘗試錯誤、調整作法、確認路徑中,不斷尋找適合自己、會讓自己樂於衝刺、樂於浸淫其中的下一個標的。

    如果大人時時刻刻想緊緊掌握孩子的所有動向,孩子如何能「青出於藍,更勝於藍」?一個孩子內在的成熟,除了周遭大人的關心與引導,偶爾的小失誤與小脫線一樣是功不可沒的。就好像學會騎腳踏車一樣,幾次的跌倒與摔傷本來就是無可避免的過程。

    不過,給予孩子「空間」的想法,說來容易做來其實很難。即使早已有「應該尊重兒女」的體認,在嚴格教養中成長的我,只要一碰到「想法與作法有不小差異」的事件,最後還是會忍不住干涉起兒女的瑣事。所幸,那些自以為是的干涉,最後大致都能在「討論再討論」之後,平和地交給孩子自行定奪。

    如果讓我從新來過,我想我一樣會選擇多和學校的老師與同學接觸。但是我的目的應該只是想多了解孩子的其他生活面向。在老師與同學面前,我不會輕易抱怨孩子的大小瑣事。畢竟,只有「真正愛孩子,真正了解孩子」的母親,才是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最佳人選。

    養兒育女真的很辛苦,但是我們既然不經同意就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,當然有義務要引導他們,讓他們有機會呈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面貌。

    讓作為父母的我們,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,永遠不忘隨時檢視自己教導兒女的方式。讓我們在養兒育女的酸甜苦辣裡,努力分出一些時間和精力來成就自己。

    我想,只有隨時不忘自求精進的人;只有在某方面被兒女視為標竿的人,在養兒育女的這條路上,才有可能事半功倍,才有可能成為兒女的心靈夥伴!

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c43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