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「如果我們只能依賴內心的一小部分生活,剩餘的該如何處置?」這真的是一句直指內心,讓我久久撼動的話語。

    是的,假如一個人窮得只剩下算計,那麼要如何處置多少還留存在心靈深處的良善與情義;假如一個人忙得只剩下「消化眼前事物」的精力,那麼要如何排遣夜深人靜時仍不時冒出頭來的夢想與期許?

    也許很多人都不認為這是問題。因為他們覺得:會走到這種狀況的人,內心世界如何還會有良善與情義?如何還會有夢想與期許?金錢與權力應該已是他們需要的全部。

    但是,我認為,所有的人都不該被劃分成「非黑即白」。從懂事開始到終其一生,每個人對自己都會有一份濃濃的期許與渴望。如果情況允許,誰不想成為被尊敬、被欣賞的人?

    可惜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,想成為一個被尊敬、被欣賞的人」這樣的期許,稍一不慎,就會將涉世未深、缺乏警覺心的我們,一步步帶往充滿各種誘惑與陷阱的路途。

    只不過,有些人運氣較好,在因緣際會中幸運地及早回頭;有些人迷迷糊糊地走在好壞參半的路途上,雖然對自己諸多不滿意,卻還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;那些特別不幸的人,在發覺自己陷入一次比一次深的泥淖時,即使內心深覺失望、懊惱、煎熬,卻已很難走回自己想望的道路。

    大多數人,內心深處的「真正需求」其實都差不多。這樣的需求不過是:無論來到人生的哪個階段,我至少得在當下看得起自己;至少得充分知道自己沒有虧欠太多親朋好友。如果曾犯的錯誤,多少可以稍稍彌補;如果一去不回的青春歲月,沒有留下太多的憾恨,那麼這個人應該已是天之驕子。

    如果可以,我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,能夠充分發揮內在的每一項特質,藉以提升生命中每一個階段的存在感;如果辦得到,我更希望自己對親朋好友與社會國家,能夠自然而然地持續有所貢獻與回饋。

    因為我相信,能力與智慧只有越用才會越多。能充分展現生命力,一個人才有機會享受到最淋漓盡致的快樂人生;能發揮自己內在的能力,個人精神層次的需求,才能得到最起碼的平衡與安頓。

    我想,如果有一天,我的生活除了睡覺與空等,只剩下吃喝玩樂,那麼自信與滿足必定早已遠遠離我而去,只剩空殼的生命狀態也將無法「綿遠流長」!

    總之,我希望自己能時時自我警惕,在即時安享生命的同時,也一定要照顧好內在的種種精神需求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c43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